本篇文章719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新闻北京1月24日电(石朝格)迫于经营价格的压力,现在包括四大行、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银行领域不得不减少“必须忍痛”的大量协议存款。 这种存款主要是同行金融机构的高利率存款,其中保险企业最占有,规模约在万亿元以上。 另外,少数年利率超过4%的公司和个人合同存款也将被取消。

【财讯】大额协议存款成烫手山芋

一家国有保险企业的负责人证明这家企业到期了几百亿元的合同存款银行不再更新合同,
一年五年的年利率超过5%的存款银行也要求提前取消合同。 事实上,一年前,许多保险机构的大宗合同存款利率开始下降。 很明显,这是对以银行存款、债券、基金为第一投资渠道的保险企业来说,他们必须为这些资金寻找新的途径“坏消息”。

【财讯】大额协议存款成烫手山芋

商业银行竞相追求的大额协议存款为什么在短期内变成了“烫手山芋”? 各种迹象表明这是国内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引起的。

根据中央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2005年底,商业银行的储蓄达到了14万亿元。 与存款的迅速增加相比,贷款的增加步伐相对缓慢。 2005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差与贷款金额之比达到47.28%。 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有47元留在银行间市场和中央银行。 另外,由于定期存款的占有率上升,贷款增长乏力,银行的价格上涨。

【财讯】大额协议存款成烫手山芋

在这样强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决定从高额的大宗合同存款开始,为自己“减压”。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定期存款的占有率,还可以缓和存款价格的上涨压力。 另外,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提高比较有效的贷款投入力。

【财讯】大额协议存款成烫手山芋

业界专家指出,削减大额协议存款,增加良好的贷款投入对银行“减压”有很快的效果,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人民币高压带来的宽松货币环境。 因此,处理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标题:【财讯】大额协议存款成烫手山芋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