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5字,读完约5分钟
人均gdp的质量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满足感上。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几年人均gdp迅速上升,但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分化也在加剧。 人均gdp的质量意味着简单数字背后的许多复杂结构。 意味着谁分享或减少了人均gdp增加的利益。 这几年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断出现的社会不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年中国已经加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有人对此很擅长。 今年2月左右,各地公布了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统计数据,许多地方宣称当地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有些发达地区达到了高收入国家水平,表现出一些骄傲。
但是,我有问题。 “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高收入”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弄清楚或加大这些“标签”,就会产生自我评价的偏差。
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
世界银行根据每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ni (国民总收入,其数值接近gdp )水平,将经济体分为低收入群体,每年人均gni低于1006美元的三个群体。 中等收入集团、1006-12275美元高收入集团、12275美元以上这些收入线没有固定,世界银行每年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ni的下一线和上二线差距太大,因此世界银行将该群体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两组。 人均年平均gni为1006-397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群体”,3976-12275美元,列入“上中等收入群体”。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1999年人均gnp (按当时gnp计算)为780美元,越过756美元的分界线,进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行列。 这一年,“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均gnp范围为756-9265美元。 因为中国又属于“下中等收入群体”,几乎排在最后。 在随后的10多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9年中国人均gni达到了3590美元,接近2009年“上中等收入”3946美元的起跑线水平。 年达到4260美元,终于超过了3976美元的“上中等收入”门槛。
从“下中等”到“上中等”,进步了,“标签”更漂亮,自然讨人喜欢。 但是,仔细调查后发现中国加入了所谓的“上中等收入”俱乐部,不一定值得兴奋。 实际上,世界银行在将经济体按人均gni分组时,很在意面子,以免很多国家和地区“沦陷”为“低收入群体”。 发表的《世界快速发展报告》提供了167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ni数字,其中只属于“低收入群体”30个,进入“高收入群体”37个,其余100个国家和地区按照人为设定的标准 在46个“上中等收入集团”的经济体中,中国排在倒数第三。
人均gdp急剧上升的势头能持续吗?
中国人均gdp (或人均gni )迅速上升当然是因为经济急剧增长。 从1980年到2009年,按美元换算,中国的gdp增加了16.74倍,而同期世界的gdp仅为1.32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对美元上涨,对以美元计算的中国人均gdp的提高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这几年,中国人均gdp和全球人均gdp的差距迅速缩小。 2000年,世界人均gdp为5303美元,中国为949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9%。 年,世界人均gdp为9228美元,而中国人均gdp达到4429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8%。
在此期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从100美元变更为827.84元,从100美元变更为676.95元,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 如果没有人民币升值,年中国人均gdp约为3622美元,依然是“下中等收入群体”的一员。
与过去十年相比,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相对放缓,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有相对稳定的趋势。 因此,在过去的一个时期,中国人均gdp迅速上升的势头很可能不会持续。 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中国将在“上中等收入集团”呆很长时间。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高收入群体”的出发点的一半。 我们不需要着急地预测和期待。 中国什么时候能加入“高收入”俱乐部?
数值相同的人均gdp可能有不同的质量
必须观察到数值相同的人均gdp对其质量或者社会和居民的生活价值可能不同。 提出衡量人均gdp质量高低的标准可能不容易,但可以指出在推进gdp和人均gdp增长时,如何提高人均gdp质量,例如尽量降低经济、环境和社会价格。
过去30多年来,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是以比较粗放的方式实现的。 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耗了很多资源,也影响了环境。 同样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80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是当时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1990年上升一半,从2006年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以美元计算,2006年中国人均gdp是世界
人均gdp的质量也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满足感上。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几年人均gdp迅速上升,但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分化也在加剧。 人均gdp的质量意味着简单数字背后的许多复杂结构。 意味着谁分享或减少了人均gdp增加的利益。 这几年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断出现的社会不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育研究部主任、教授)
标题:【财讯】时评:如何看中国每个人平均GDP世界排名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