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4字,读完约4分钟

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沈介祥是浦东新区花木镇潘桥村人。 1995年上海泰龙成立,沈介祥开始进军房地产。 2000年,上海泰龙开发了环龙新纪园楼盘。 之后,上海泰龙又参加了瑞文不动产,开发了一个叫环龙新苑(又称瑞金尊邸)的小楼盘。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2005年9月豪投5.2亿元占领南京铁管巷地块之前,沈介祥一直籍无名,上海泰龙在地产界也没有任何名声。

“项目投资主要来自企业自筹资金,具体投资额预计在15亿元左右。 ”。 拍了拍土地,沈介祥说。 但是,上海地产界没有人相信,以上海泰龙自己的能力,可以取出5.2亿元,取得铁管巷的区划。 上海泰龙没有开发所谓的“亚洲第一高楼”的实力,很多人怀疑沈介祥只是棋子。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1月12日上午11点,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了上海泰龙的事务所浦东龙阳路1629号,更证实了上海地产界人士的疑问。 这是一座有点旧的六层楼,被称为“环龙综合办公大楼”。 沈介祥建于1992年,据说门口有“泰龙不动产”四个字。 浦东开发之初,这栋楼可能还很气派,但与现在浦东并排的高楼相比,相当相似。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上海泰龙在三楼工作,走进办公室,时代周报记者看不到任何企业的标志。 墙上的粉红色纸上写着上海环龙市政实业企业和上海泰龙房地产快速发展有限企业的几个字。 企业面积不大,从办公室环境来看,还不及江浙一带大部分村庄的经营公司。 企业几乎没有看到人在办公室。 天空看起来摇摇晃晃的。 有两个中年人。 我在办公室下棋。 另一个人在打牌。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自南京成名以来,沈介祥还没有接受媒体采访,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 看到时代周报记者,沈介祥非常意外,什么也没说就让记者出去了。

下午1点多,时代周报记者再来企业也无效回来了。

据上海泰龙招聘消息,企业总资产规模达40亿元以上。 企业将重点放在城市房地产产品的开发上,进军教育、市政、酒店等行业,力争成为上海市十大房地产开发公司。 但这确实和时代周报记者看到的情况相去甚远。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2005年9月,在拍摄铁管巷的现场,上海泰龙相关人员表示,企业在上海开发瑞金尊邸等楼盘,企业有开发大型楼盘的实力。 但是瑞金尊邸的开发者其实不是上海泰龙,而是瑞文不动产。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上海瑞文房地产快速发展有限企业位于上海市大木桥路321号a5。 时代周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上海市徐汇区的街道斜土大街敬老院,内外两个伸缩铁门关闭,只有老人出入时伸缩门偶尔打开。 时代周报记者找瑞文房地产,门卫不停地插手,说这里没有这家企业。 时代周报记者拿出工商登记资料,门卫说:“我知道你说的意思。 这家企业依靠这里。 没有人在这里工作。 明白了吗?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瑞文不动产注册资金5000万元,其中上海泰龙出资4500万元,是第一大股东,其他500万元由上海意达投资有限企业出资。 但是,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不是沈介祥,而是一位叫馀雅文的女性。 有趣的是,上海泰龙和瑞文不动产的注册电话是一样的,打了好几次电话,电信都是:你打的电话号码是空号。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意味着投资的法人是余雅文。 根据资料,这家企业成立于2002年9月,比瑞文不动产早2个月注册,馀雅文和余锡源分别出资1500万元成立。 知情人士透露,馀雅文与余锡源系姐弟有关系,其中余锡源已移民海外,上海注册上海博达房地产顾问有限企业,外国法人独资公司,其单一股东是博茨瓦纳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额14万美元。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瑞文房地产的余姓负责人,说想采访企业法人余雅文,余雅文最近在海外,不能采访。

令人吃惊的是,当年出资5.2亿元占领南京铁管巷地块的上海泰龙及其附属公司上海意达投资、上海瑞文房地产,竟然是上海市2006年宣布的无资格房地产开发公司。 瑞文房地产还因缺税被上海市税务部门曝光。 截至2006年6月30日,瑞文不动产拖欠营业税、城建税和公司所得税,共计3857551.59元(其中公司所得税超过372万元)。

【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当时南京方面为什么要拍卖这样的土地给这样的无资格公司,至今还是个谜。

越来越多精彩的评论,越来越多的媒体观点,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风采,在本财经新评论栏,欢迎来到本财经新评论栏。

标题:【财讯】南京“亚洲第一高楼”迷局(4)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