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2字,读完约4分钟
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委书记于2005年6月5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钟朋荣/文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芮杏文的名字可能有点生疏。 但是,他所经历的时代和对历史的贡献,不能轻易被忘记。
芮文1927年出生于江苏卤水(今灌南)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基层开始,担任重工业部大连工程企业第一副社长、化学工业部兰州化学工业司第一副社长、第七化学工业建设企业经理、北京市国防工业第一办公室副主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宇宙工业部副部长等。
1984年4月,58岁的勒内被任命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 当时,包括他在内的三位新任部长有三个共同的优势:“都是年龄丰富、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精通专业技术业务的干部。”
第二年6月,芮杏文调任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书记。 同年,江泽民就任上海市市长、市委副书记。
芮杏文任内,1986年5月,上海举办了为期5天的上海文化快速发展战术研讨会。 应邀参加的有北京上海两地的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文化指导工作者,共计300多人。 根据专家们写的100多篇论文和调查报告,会议编制了《关于制定上海文化快速发展战术的提案》(草案)。 据说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关于文化迅速发展的大型探讨活动。 当时的盛况,至今仍在报道中。
1987年,芮杏文离开上海,到1989年6月去北京就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8年1月,芮杏文担任中央推广思想事业领导集团的副领导。 那年2月,在首都文艺界的迎春联谊会上,勒内代表中央书记处讲话,提出党管理和管理大方面,反复正确的政治方向。 关于写什么,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探索和处理。
他敦促各级领导人,除非作品在政治上是反对党领袖或社会主义道路,否则不是为了觊觎我们的政权,不是违反宪法或法律,不是传播淫秽色情作品,否则不要横向干涉。 他想经过共同努力,创造稳定团结、民主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保证文艺工作者每人发挥自己的智慧。
1991年5月,芮杏文就任国家计委副主任。 从1993年开始,他就任中国农村快速发展信托投资企业理事长。
自从1989年芮杏文离开中央书记处以来,我们有机会多次见面讨论问题。 他对其他问题似乎不太有趣,但首要关注的是经济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 一个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另一个是亚洲大桥沿线的经济迅速发展的问题。
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讨论的老话题。 他感兴趣的不是谁是主要,谁是辅助的“大致想法”,而是在投资、金融、产业结构等重大经济事业中,应该如何具体解决计划调整和市场调节的关系。 因此,他专门画了一张详细的示意图,图中一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如何进行计划和市场对接,一一勾勒出来。 由此可见,他对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亚洲大陆桥的沿桥经济问题,他也特别感兴趣。 亚洲欧洲大陆桥是指从江苏连云港到西经中亚地区,到欧洲。 他说,中央在头十多年实行沿海开放政策,这一政策带动了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 现在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沿桥经济”。 亚洲大桥在中国横跨西北几个省,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逐步发挥亚洲大桥在拉动西部经济方面的作用,对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至关重要。 因此,他建议“应该把沿着桥看作沿岸”,沿着桥的地区应该给予与沿海地区相当的支持。
在我和芮杏文同志的十多年交往中,他给我的印象不是高级领导,而是大学教授。 他希望深入思考问题,细致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对方展开平等的交流和讨论。
芮杏文是经济专家,也是政治家。 他思考问题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科学性,还要考虑实践中的可行性。 我和他一起参加过好几次研讨会。 关于同样的问题,专家们,甚至国内有名的专家的意见,总觉得空洞。 听了他的发言,觉得一句话很有分量,很有规矩。
芮杏文早就离开政坛了,他的这些特质和思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未有过,但对至少一个个人来说,他的死意味着失去了良师益友。 他值得怀念。
作者是经济学家,曾就职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调查室,现为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标题:【财讯】逝者:芮杏文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