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7字,读完约3分钟

呼谮

因为有点没空,从12月6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信息联播”的播音员台前,海霞微笑着出现,接下来的三天里,李梓萌、康辉、郭志坚依次在“老播音员”的指导下成为了“信息联播”的新兵。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时间电视的观众很高兴,在新闻广播和电视上,“信息联播”播音员群出现新面孔也是很高兴的。 据说是中国大陆开播最早、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信息节目,《信息联播》的任何变化都不是小事。 但是《情报联播》显然只改变脸是不够的。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长期以来,“信息联播”的权威度无人动摇,也被电视观众认可,但认可对“信息联播”并不诟病。 用旧衣服模型化的信息的制作方法,像几十年一天的刻板印象一样的广播的语气,没意思。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代表委员提出了“信息联播”播音员的更新换代问题,该提案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应对,央视也慎重表示,当时将在适当的时候认真考虑。 有一天,李梓萌和康辉并排出现在播音员台前,观众似乎看到了《信息联播》变革的希望。 但第二天以后,一切都会恢复原样。 可能有上次的试水,这次出现新面孔还没有前兆,但看起来水在水路里。 面对越来越大的信息竞争压力,央视应该弯腰,倾听观众的声音,符合时势。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据悉,4名新主播依次出演的4天内,《信息联播》的收视率翻了一番。 这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在收视率为王道的电视业界,收视率倍增几乎是“可怕”的事件,可怕得令人兴奋不安。 民众的遥控器投票表达了对新主播和这次改变的支持和赞扬。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面对这样的支持和赞扬,人们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事实,提高的收视率到底表现了民众的什么意愿,还是只是支持新人?

事件没这么简单。 与其说人们支持赞扬新主播的粉墨登场,不如说人们更有信心因新主播的出现而要求“信息联播”进一步变革,以及这些变化最终会发生的信心。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联播”只换几个年轻美丽的新播音员是不够的。 播音员是“信息联播”的脸,信息复制才是这个节目的“心”。 对信息来说,选择核心还是文案,只选择播音员的变化,停留在追求有信息价值的信息节目上,这和买杨还玉一样。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现在的“信息联播”,没有人否定其权威度,但从情报学和传播学的立场来看,有很多应该改善的地方。 如果继承了信息的时间长短、重要性,大致上把会议信息、重要的会见和主旋律文案与平民关注点圆满结合起来,可能是今后《信息联播》必须克服的课题。

【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新人登场,给与“情报联播”的新面孔,给人们新的希望。 人们希望在新面孔下,“情报联播”有新的“心”。

既然发生了变化,这扇门就关不上了。 人们不仅想在“信息联播”上看到快乐的新面孔,还想看到信息拷贝的变化。 因为永远“心”比“脸”重要。

标题:【财讯】信息联播仅有变脸还不够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