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3字,读完约3分钟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之行中,李克强总理在瑞士经济金融界人士的午餐会上确定欧盟的对华“双重反叛”措施是“不仅害人而且不自私”,中方坚决反对。 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贸易争端的鲜明角度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崛起,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这决不令人吃惊,据统计,最近五年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有40%是向中国来的。 最新的例子是“自由贸易”的祖先欧盟送来的许多“坏消息”。
5月24日,27个欧盟国家就欧洲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的提案进行了投票。 虽然投票结果没有公开,但欧盟报告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47.6%的反倾销税。 6月初,欧盟就此正式公布了首次裁剪结果。 截止到8月7日,欧盟将首次裁决涉华光反补贴案,到12月上旬将最终裁决涉华反倾销、反补贴两案。 没有独立性,没有受到欧洲公司的投诉,而且很多国家和公司表示反对的情况下,欧洲委员会大体上开始对中国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所谓的自主“正反”调查。
欧盟在贸易保护主义中采取的“大手”令人瞠目结舌,也引起了中方的强烈反应。 据统计,与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相比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在中国光伏公司已经处于困难的情况下,欧盟的措施和雪上加霜一样。 中国商务部确定反对滥用欧盟贸易救济措施。
国际社会也很担心。 他们普遍担心欧盟的方法可能会引起中欧贸易战争。 贸易战争爆发后,完全没有走出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问题的世界经济有可能再次遭受厚厚的“双重反雾霾”。
值得观察的是,欧洲委员会这样的“保护”本土公司的行动,在欧洲得到的不是花的掌声,而是政界、业界和媒体的很多疑问和反对的声音。 既然调谐者沉默寡言,反对者众多,欧洲委员会为什么要在对中国的“双重反”问题上孤身一人? 根据一位学者的分析,理由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舞台上的,即“维持欧盟的好处”。 二是提高欧盟机构的“小算盘”,也就是机构在欧盟内的权威和影响力。
这两个理由都不成立。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欧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双赢。 如果对中国光伏产品科征收重税,欧洲生产的太阳能原材料和零部件产业将遭遇挫折,大幅上涨欧洲光伏产品的价格,冲击欧盟低碳的迅速发展和绿色能源战术。 根据瑞士研究机构的推算,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0%关税的话,3年间仅欧盟5个大国就有10万人失业。 处罚关税提高到60%后,24万人失业,导致287亿欧元的损失。 这显然不符合欧盟的好处。
提高欧盟机构地位的最好方法应该是为中欧关系发挥“正能量”,努力使欧盟人民受益于中欧实务、互利合作。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的社论所述,“欧洲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这次弄错了战场和对手”。 前几天,德古赫特写道自由贸易的共识对世界持续繁荣很重要,期待着与中方的合作。 希望德古赫特言行一致。
中国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努力实现中国的梦想,寻求友好合作,谋求互利共赢,但不接受不公平的贸易安排,也不能允许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标题:【财讯】人民日报:欧盟光伏双反措施打错了算盘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