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79字,读完约8分钟
龙年春节七天的长假接近尾声。 节日期间,微博和论坛上,网民纷纷进入家人的照片和视频,争相回家“晒”新年幸福。 许多网民还在互联网平台上呼吁“百应”,为朋友和家人庆祝新年。 然后,与全国观众共度30年的电视画面“年夜饭”- -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热词。
另外,捆绑出生的宝宝,pm2.5、爆竹、压岁钱“通货膨胀”等也成为网民的话题。
热词1
嘲笑春晚
赵本山“退役”,王菲“跑步”,柳琴魔术“暴露”。 刘欢歌词竟然是“淘宝”,机器人舞蹈变成了“卡盒”,广告变成了“失踪”……。 今年“30年立”的央视春晚,依然在网民之间引起了很多话题。
很多网民在央视春晚鼓掌说“不要说广告”,认为“钱的味道少了,年关的味道多了”。 但是,很多网民热衷于“刺杀”春晚。 例如,歌手发出声音或错误。
网语网语:央视春晚引进了很多网络语言,“80后”“90后”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在论坛和微博上嘲笑春晚。 网民评论说:“央视的春晚一直备受关注,从未超过。”、“没有在网上评价春晚就和没见过春晚一样。”
专栏作家易鹏在微博上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几乎全灭是因为微博时代语言变成了“3.0版”,春晚还停留在“1.0版”。
记者经过30年的春晚,继续引起国内外中国人的关注。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全家围着春晚看已成为新的民俗,是除夕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之一。 爱也好恨也好; 无论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还是网络上的,春节的文化习俗都在不断推进。
热词2
微博拜年
随着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微博、飞信、微信等互联网新平台兴起,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过“互联网春节”。
“年功”最浓的是亲情。 迎接春节的时候,拍全家福和录像成了今年微博、论坛的大趋势。
在这个微博上,晒团圆照的活动从41万多名网民那里得到了积极的反应,很多网民在自家的年夜饭上进行“微博直播”,每道菜都很好。 腾讯微博上,截至年初5日,腾讯微博拜年话题量突破910万件,比去年上升400%以上,春节相关新闻达到2100万件以上。
网络语言:晒幸福、祈祷是春节期间论坛和微博的主流。 湖南网民“净静素荷”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年夜饭和家福。 “由于80岁叔叔的加入,我们的团圆更加热闹和温暖。 母亲去世后,时隔七年姐妹兄弟这么一起吃了年夜饭。 ”。
对在外面的游子来说,“好好回家看看”是最幸福的。 几千年来,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家团圆”,无论有网络,有高科技,还是在孝敬父母和友爱之前传来美德,都不能丢。 “亲情”插上了网络的翅膀,从以前流传下来的佳节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热词3
龙宝宝成群
在中国自古流传的文化中,十二生肖“龙”象征着吉祥、尊贵,龙年生健康的龙宝宝成为许多家庭的愿望。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迎来了“龙年婴儿潮”,仅上海一地的初步估计,就有望诞生约18万名龙宝宝。
早在2000年千年龙年、2007年“金猪年”、2008年奥运会年等地就出现了生长高峰。 但是,看起来带来幸运的生育计划孕育了各种各样的育儿烦恼。
2000年出生的千禧龙宝宝与其他干支孩子相比,更容易陷入“入学难”等困境,长大后就业和结婚等也面临着更多复杂的“同龄人竞争”压力。
网上的话:很多网民对龙宝热潮“泼冷水”,“为了宝宝的将来,还是不要招生。 ”的提案。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网民“赛弦月”如果龙年生了很多孩子,升学竞争会更加惨烈。
“婴儿潮”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还关系到社会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 龙宝宝的山现象也要注意各级政府部门,根据人口变动规律,没有做好准备,要努力减少“婴儿潮”带来的社会资源紧张。
热词4
pm2.5和爆竹
来自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3日(农历正月1日)凌晨,位于车公庄地区的pm2.5实验监测点浓度达到峰值1593微克/立方米。
大初五是家家户户的“财神迎接”日,从26日晚上开始烟花爆竹声响彻上海。 根据上海环境保护部门的数据,27日凌晨0点到1点的1小时内,pm2.5的浓度一时达到362微克/立方米,超过了除夕。
网语:著名作家郑渊洁节前在微博上呼吁:年春节期间,北京五环内禁止销售烟花,即使10200多人参加的投票中,也有59.5%的网民赞成在市区禁止销售烟花爆竹。
但是,以污染为理由禁止烟花的想法也受到很多读者的反对。 网友“c37x”认为:“春节期间放烟火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没有不放烟火过节的气氛,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在电脑和电视上看到春节的烟火是什么样的呢?”
无视环境保护和民俗之争,读者“陈泽乐”常说:祝大家重视空气环境保护,并度过热闹和平、有年关的春节,使以前流传下来、迅速发展的结合更加完美。
热词5
压岁钱“通货膨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今年春节,很多读者发现红包也“水涨船高”。 在小城市,压岁钱的“初乘价格”已经达到500元,动不动就成千上万的人不稀奇。 还有一位网民自爆说“24小时365天收到了5万元以上的压岁钱”。
宁波网民“lrtfp2007”在论坛上“晒”了自己的压岁钱“暴富”经验:回到慈溪老家24小时内,一家三口收到了5万元以上的压岁钱。 他叹息说“没有面子”,但拿了钱,还给你的时候,利息比银行还高。
根据某门户网站上1200多名网民参加的投票,33.2%的网民认为压岁钱是“过年气氛”,但21.9%的网民也感到不安,“现在的
对很多人来说,压岁钱变得“重”,不仅要竞争心理上的奇怪,还应该是对“人的脸、情结、场面”这三个关注的悲伤表现,在红包里变成负的时候。
热词6
“吻,你回来了吗? ”。
“吻,你回来了吗? ”“掉头高峰,顺风”春节接近尾声,从农历正月4日开始,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春运掉头高峰。
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到31.58亿人,超过年。 根据全国假日发布的消息,长假最后一天( 28日)的回程客流将达到节内最高峰。 根据客流的指控,铁路部门计划追加672辆客车。
长假后半段,一点门户网站开始在论坛上关注回程高峰,很多网民马上投稿,大部分网民回家新年只有7天,表示依依不舍。 1分论坛和微博平台还发起了“归路顺风风车”、网征“拼车”、高峰公路“直播”、“归路天气小贴士”等爱的活动,在网上分享了归路新闻。
中国承诺俗成的“春运”成为世界上短期人口大规模移动的典型例子。 利用网络及时透明的新闻发布和监督功能,我们期待龙年春运顺利地度过了掉头的高峰,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据新华社上海1月28日电
链接
节前热辩
热词12306网站
今年春运开始,负责火车票网上预订的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12306的访问量从三个月前的1059位跃升到现在的115位。 仅1月9日一天,12306个站点的独立客户访问比例就占全球的0.86%,三个月访问增长率就达到了627.5%。
但是,由于事前准备不足,12306个网站在春运的售票处几乎瘫痪。 购买车票的网民纷纷在网上采取献策,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其中有6张票订购成功的网民,在小百科网站“火车票百科”网站上分享自己的购票心得,向大家的网民招募。
面对疑问,铁道部公开响应启动了设计的下一代系统,从根本上处理网上订票困难的问题。
热语2 :恐归族
节日前,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拿着大包回家过年。 但是,有些人不想年末回家过年,被称为恐归族。
在普通人眼里“恐归族”那么冷血,容易和不孝发生关系。 但是,对“恐怖归族”来说,回恐怖之家真的有很多理由。 例如,路程太远、假期太短、年末回家的费用太大、害怕被催促结婚等。
热语3 :曲线回家
“曲线回家”的由来是,今年春运期间在北京工作的白领,为了从北京返回昆明,不能要一张直达航班,所以“租车道”曼谷,然后换乘回家,全程价格和直达航班一样,而且要两张机票。 这样的曲线回家的例子成为了很多异乡客人的话题。
新年里,没有什么能阻止那些想回家的人。 去年有“骑自行车回家”、“骑摩托车回家”。 今年有“曲线回家”,我相信明年异乡的游子们会用更多的方法“回家”。
共享位置: 欢迎评论
标题:【财讯】调侃春晚微博拜年压岁钱通胀 春节热词一箩筐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