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65字,读完约9分钟
建议阅读:
邱国鹭:简单理念的不简单的固守
张磊:中国价值投资实践的启示
邱国鹭:“0到1”的陷阱与“1到n”的机会
邓晓峰谈价值投资的起点:公司继续创造价值
卓利伟谈基本面投资:不明确性是风险
孙庆瑞谈投资框架:自上而下思维自下而上选择
邓晓峰谈深度研究:从市场认识偏差中挖掘大机会
卓利伟:我们谈企业的时候,我们谈什么?
摘自文/高毅资产邱国鹭团队的新书《投资中的不简单》,湛庐文化授权本私募连载
本文是高毅资产理事长邱国鹭年5月演讲的实录
a股相信奇迹存在的市场,对于许多新鲜事物,无论它有没有明确的未来,只要能提出一首八字,美好的创造性,a股就容易给出几十亿元的估值。 美国pe和vc界有“独角兽”一词。 独角兽是评价达到10亿美元的第一家公司,但现在在2800多家a股企业中,市场价格在10亿美元以下的企业几乎没有。 以前公司的本职工作可能一团糟,如果拿出500万元设立旅游企业,市值可以从10亿元增加20亿元。 500万元可以增加10亿元到20亿元的市值。 这五百万元的含量有多高? 很多投资者和投机者都在继续寻找风口,不考虑风有多大,能持续下去,只是认为“如果在风口里,扁担会开花”。 但是,时间长了,投资者最终发现扁担不能开花,从0到1的过程并不那么容易。
从0到1,好还是陷阱?
中国有句老话。 万事开头难。 为了从0到1,其实里面有很多锁。 从a股那年开始炒电动汽车、充电桩,根据当时的研究报告,现在应该满大街都是充电桩、电动汽车。 当时谷歌眼镜出来了,以为5年内按钮和手表都可以测量血压,但5年后,这些都没有发生。 某直辖市在10年前制定了分散型太阳能的计划,当时的目标是5年后实现10万个分散型太阳能,但5年后只实现了8个。 比尔盖茨说,人们总是高估了新技术出现的前五年,但低估了第二个五年。 a股市场过去几年的表现充分体现了盖茨上半场的预测。
年,我们为手机nfc支付付出了很多努力,分别成为科学家,讨论了使用13.56m标准还是2.4g标准,但5年后,赢的不是nfc,而是扫码支付,和当时想的完全不同。 在一些情况下,从0到1的过程充满了模糊性。 但是,现在a股里有很多东西要变革,很多不在乎能力,但越过边境真的变得这么好,变革真的这么好转吗? 资本市场大多没有跨境区分,但大多只是追逐概念,足够新,足够花哨,越模糊,大家就越不擅长,一旦明白,这个股价就不会上涨。
不是说天使投资和vc投资不能,而是说以什么价格投资。 天使对某个新概念的投资和风险投资的评价可能是5000万元,5亿元。 在二次市场对同一项目的投资评价可能是50亿元,100亿元。 票是别人的10倍,100倍。 收益率会怎么样? 有人说没关系。 评价高了,鼓励创新,有什么不好? 其实不好。 每个人都有一个圈,所以也有公司的房子。 公司家发现炒作概念就能赚钱。 你什么都不做也能赚钱。 很多公司的房子不做事实。
一家上市公司过去十年的年资本收益率在25%以上,是市场上少有的优秀公司,必须每年增加。 我和这家企业的理事长进行了交流,他不再说本职工作了,向我讲述了p2p、o2o等五个新战术的迅速发展方向。 其实他的本职工作已经是中国的领导,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挑战世界领导,不要放着“1到n”的机会去做,可以追寻“0到1”的概念,我真的很难过。 可悲的是,优秀的公司又少了一家。
在资本市场中,基金经理其实背负着中国40万亿元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鼓励什么样的上市公司的股东行为,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责任感不仅要炒概念,赚钱,还要从这个高度认识。
从0到1的很多东西,初期并不像年炒的风能和太阳能那样没有未来,只是五六年前炒得太多,一次炒了几百亿元的估值。 电影和游戏过去每年都增长了50%,但有些电影企业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股价下跌了1/4。 这并不是基本面不好,只是以前未来太多了。 现在证券公司研究所、基金企业的研究员整天做科学普及,做各种尖端概念、各种尖端技术,寻找英语事件的母亲,比如3d打印、vr、p2p、o2o,最后发现上门洗车这个模式没有未来。
这种情况很多,其实p2p几年前就说要去银行了,后来发现自己要去银行,4000多人跑了1000多人,剩下的很多日子也不太好过。 他们不理解事件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理能力,似乎技术有多棒。 同样,投资的本质不是理解新鲜名词和雕虫的小技术,而是用合理的评价值买有价值的东西。
从1到n,背后的机会和力量
市场从5200点下跌到现在2800点,但发现白酒和家电股等组合的很多股票最近都创新高。 你觉得很多东西真的有很大的创新吗? 没有。你真的认为有石破天惊的新东西吗? 有大的变化吗? 没有其实,本质上是从1到n的迅速发展。 中国有14亿人,其他国家从1到n最多只有几千万或1亿人以上。 中国从1到n有14亿人。 a股的坏现象是炒股,从0到1,真的可以吗? 你不擅长炒股基金经理吗? 你不擅长哪个研究员? 他还知道这是炒菜。 因为盘子很小,操作很好。 某企业市值达到500亿元、800亿元时,其估值很快就会恢复到合理的估值。
中国的空间很大,美国大企业一动就有数千亿美元的估值,中国企业如果迅速发展,数千亿人民币的估值完全不是问题。 但是,为哪个企业达成1000亿元的市值,大家想提高10倍的评价值吗? 很多股票很好,从1到n的空间非常大,但市场只给出8~12倍的评价值。 我们做投资一定要说“赢后求战,战斗后不要赢”。 在领域比赛结束后再选择胜者。 像三大网络巨头一样,十年前从0到1完成,在领域没有人能挑战地位,但市场价格依然增加了几十倍。 我们说的从0到1的“1”要么是唯一的,要么是第一的,要么是更差的。 领域还在百舜争流、万马齐奔时,不得给每只股票80亿元、100亿元的估值。 那样的话,时间不是你的朋友,很多结局会不太容易看到。
另外,我们说的“1”是专一的,航道28年只有一件事,像一些a股上市企业一样热也什么都不做。 有些上市企业在n行业必须挑战世界巨头,有些明星以数百万元注册一家企业,几个月以数亿元的价格卖给上市企业。 这些都很奇怪,但大家都习惯了,本来就觉得应该这样。 但这是不对的,不应该那样做。 市场价格是指挥棒,能指导公司家和管理层的行动是作为职业投资者最大的价值。 我们的资本应该和可靠的公司家、可靠的管理层在一起。
最近,我们发现从1到n的股票运作良好,背后推动了两大力量。 一是成本升级和产业升级。 其实,很多领域的迅速发展是路径依赖的,重视厚积薄发,认为总是想跨越国境从0到1是不现实的。 一百次天使投资,可能只有一次成功。 我在硅谷做过统计。 2000的vc项目除了前8个,后1992个赚不到钱。 硅谷的第一家公司需要成为业界领先的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但有些a股企业如果有市场价格马上上涨20亿美元的概念就不正常了。
另一方面,成本上升在很多领域推动了“1到n”的进化。 例如,我们看到消费品,在乳业中,高端牛奶所占的比例在这几年急速上升。 在饮料行业,饮料本来是通过渠道下沉的,都是通过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最近的中低端饮料日子不好过,但是有产品革新,在一二线城市销售五元一瓶的高端饮料,销量非常好。 泡面、火腿也不好过,但中高档白酒多次超出预想。 还有网上视频。 本来大家都不想付款,现在很高兴。 这是升级的迅速推进。
很多费用公司,如果有产品创新的能力,一个单品可以卖50亿元,有10亿元的利润。 当然,这也是看可持续发展,年一下子就卖完了,还有一下子不行了的企业,比如鸡尾酒。 仔细想想,在中国,如果企业能满足成本升级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其实从1到n的机会是无限的。 某企业在过去5年中,员工减少了一半,但利润增加了1倍,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制造业,人均利润在3倍以上,依靠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这是产业升级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只有从1到n的机会才能掌握长期的价值投资。 而且此时领域已经洗牌,先发特征如此明显,护城河又宽又深,无论是企业品牌还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都是赢不了的。 这种情况下,股票收益率只有8~10倍,制成债券比买企业债务好得多。
港股也是如此。 例如,我关注的港股是每年8倍的股价收益率,但每年一季度的利润增加了200%以上。 所以,并不是说低评价、高增长不能兼顾。 我关注的另一只港股曾经是四倍的股价收益率,去年四个月前销售额增加了一倍。 这不是说找不到好东西。 包括a股在内,仔细看,a股还有股票。 基本上是15倍以下的评价值,领域遥遥领先,没有人挑战。 有些人认为这些没有意义,但有稳定的10%~30%的年增长。 我认为这1~n的机会是长期投资的主线。
过去三年,特别是年和年上半年两个时间段,实际上炒了很多烂企业,炒了纯粹的没有概念基本面的东西。 在过去的11个月里,这些股票逐渐恢复原状,而且这些企业的评价值压缩还没有结束,是真正领域的领导者,是有竞争力,评价值合理的企业,我认为有机会。 最近市场开始分化,不再是同涨同跌,而是开始出现真正的好股票,这个时候是“1到n”的投资机会。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sinafinance )。
标题:【财讯】邱国鹭:“从0到1”的陷阱和“从1到N”的机会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jj/15824.html